ad
新商报网 > 要闻

现金理财出现“T+0.5”赎回产品,理财公司为何要“卷”成这样?

2023-03-12 11:50 新商报网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 证券之星   阅读量:7970   

年底大规模赎回潮后,理财公司面临较大募资压力

针对工银理财提到的旗下4款产品在“T+0.5”即可到账这一情况,有分析认为其存在着打擦边球的合规嫌疑。不过也有从业人员认为,“T+0.5”更像是该公司在募资压力下为了招揽投资者而使用的一个“筹码”。

银柿财经在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市场部人士处了解到,尽管该公司目前有充足的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,上半年的赎回规模也尚在可控范围内,但公司和总行方面仍然对募集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考核指标。要求不但要追平赎回潮之前的水平,还要考虑增加规模。

去年11月中旬起,受到流动性边际收紧、房地产利好政策出台以及优化调整防疫政策落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债市看空情绪浓烈,债券市场大跌。由于占银行理财大头的固收类产品的底层资产多是债券,受此影响不少产品跌破净值,由此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性赎回,对银行理财的存续规模产生了较大的冲击。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末,理财市场规模为27.65万亿元,同比下降4.66%。而根据官方图表可推测出第四季度理财存续规模的收缩量就超过了2万亿元。

赎回潮过后,不少公司都对募资规模有了更高的要求,同时偿付压力也随之而来。华福证券去年年底的一份报告显示,一些银行很可能正面临着较大的偿付压力。根据华福证券的测算,今年理财产品的到期时间集中在第一季度,期间开放式和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合计到期规模高达6.7万亿元。如果将今年新发的理财产品纳入考量,近期的实际到期压力将更大。

除此之外,理财公司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,进一步增加了募集难度。这位理财子公司人士坦言,目前理财子公司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,同质化又相当严重,募资压力比较大。特别是在面对势头强劲的股份行的理财子公司时,因无法推出类似的高收益产品,就只能在其他方面“卷”了,比如说到账时间。

“T+0.5”风险犹存

虽然目前来看,“T+0.5“并未触碰到监管底线,但这背后蕴藏的风险依旧不容忽视。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赎回的到账时间由“T+0”变成“T+1”的规定来自于2021年6月银保监会、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《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经历了一年半的过渡期后,自今年起开始实施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《通知》并未对“T+1”的具体时间做明确说明。一名城商行理财部门的人士向银柿财经称,工银理财承诺的“T+0.5”在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在实际操作中,一些中小银行的“T+1”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也能实现转天上午就能到账的效率。单就上述这家城商行而言,如果该行的理财客户在当日15:30前提出赎回申请,资金甚至在转天早上即可到账。相较于国有大行普遍要在17:00才能收到资金,客户体验确实会有大幅度地提升。

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认为,近年来国家控制“T+0”的赎回额度,是注意到有一些管理人和销售机构以所谓“实时大额取现”为卖点盲目扩张业务规模,进行夸大性、误导性宣传,信息披露不完整,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流动性预期,使投资者忽略理财自身蕴含的投资风险属性,忽视普通赎回安排,监管核心目的还是从流动性管理上进行管控,防范大面积的客户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冲击。

我国的投资者教育任重而道远。很多投资者已经习惯了“刚性兑付”,因而对资管新规下全面净值化理财产品的接受程度有限。有业内人士担忧,一旦市场波动导致较多的产品出现跌破净值的情况,类似于去年11月的大面积恐慌性赎回恐将再次出现,将再次对银行的偿付能力发起挑战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责任编辑:兰心雪
bg6